正在加载

解读易经(第五卦)——需卦

  • 作者: 帝神小编
  • 来源: 帝神算命网
  • 2024-06-18

本文源自:李守力解读:易经

需卦

5.1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白话:需卦:有诚信,广泛通达,正固吉祥。适宜度过大河。

解读

  1. 需字古文字写法即是需卦之象

古甲骨文“需”字有水点之形,而另一部分则有的从“大”,有的从“天”,而“大”和“天”在古文字中都是人的正面站立之形。其后在西周早期金文中水点变为雨而下半部分仍留存“天”字。上为水,雨,下为天,恰是水天需卦。

“需(儒)”字的原型上为雨,下为人形,其形义反映的是求雨仪式。国学大师章太炎以为“儒之名盖出于需”,而“需”指的是求雨的巫觋。章太炎生前曾强烈质疑甲骨文的真实性,然而甲骨文却验证了他的“需(儒)”字的解读是正确的。

《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白话:儒士戴着圆形的帽子代表通晓天道,穿着方形的鞋子代表通晓地理,用五色绦绳穿玉玦做配饰,代表能决断人事。)

《庄子》的记载却仍可以看出原始之儒即是巫。中国的巫,其早期最主要的职能便是测知天地、沟通天人,也就是对“道”的探寻。《周礼.天官.太宰》有云:“儒,以道得民。”

《帛书易》子曰:“我观其义耳。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孔子说:我求其德义,我与史巫同路而不同目标。)这是孔子的自证。

有学者以为古“需”字为沐浴(象是水洒在身上),这是把当代人的“淋浴”强加到古时侯人身上了,古时侯人沐浴是在浴盘里(称为鉴,《说文解字》云:“鉴,大盆也,”盛水用作洗器,《庄子.则阳》有“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的记载。)

  1. 需卦是下乾上坎,水天需卦。《序卦传》说:“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养身以等待天命也。
  2. 孚:诚信。


☆本文来自帝神算命网,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