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来理解易学起名中用的机关
- 作者: 帝神小编
- 来源: 帝神算命网
- 2024-11-05
“用”是五个特征之首,至关重要,这篇文章通过举一些例子专谈怎么理解“用”。
图片来源:
1
用的背景
第一组例子。
假如一个人在野外迷了路,天也快黑了,还下着雨刮着风,情形非常糟糕,这个人一定很沮丧。绝望中突然发现一棵大树,树底下还有一个很大树洞,可以藏身,他就可以在树洞中躲避风雨与黑暗,那么这个大树就帮忙了这个人,在这个人不知所措时候,因为大树的原因得以藏身,这个大树就是这个人很好的“用”。
再比如,一个人正在赶往一个重要的聚会,虽然刮着风下着雨,开着车本来也无大碍。突然发现没法开了,前面一棵大树,被风刮断横挡在路上,挪也挪不开的,绕路也没有,仅此一条小道。那么原本的计划,现在就全盘乱了,这个大树就是很坏的一个“用”。
同样的一棵树,出现的场景的不同,作用好坏也不同。应用到起名里,每个人八字均是一个独特的应用场景,都带有个人独有的特征,理清这个背景,就知道“用”什么了。
2
不同视角下的用
再举一组例子。
一个很有名的厨师,一把刀使用的出神入化,刀影翻飞中,各种菜品能切到薄如纸、细如丝,靠着自已精湛的刀功,他赢得了属于自已应有的。这个刀法对于厨师是个很好的“用”。
厨师声名远扬,客人会慕名而来参观厨师刀法,有一次厨师为慕名者表演切片烤鸭时,正游刃于果香四溢的鸭子时,座上的小孩子开始哇哇地大哭,怎么哄也哄不好,一问原因,孩子说他这么凶地把鸭子给切死了。孩子来看,这个刀法的“用”就非常不好。
这组例子可以看到,不同视角看同一个“用”,结论是不一样的,这与各自背景直接关系。应用到孩子起名字中,选项太多不知所措时,那么背景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3
用的不一样
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在一次参加的佛法会快结束时,大家抽空准备茶话会的节目,时间很紧张,茶话会导演在排练我们的节目时,其中一位朋友总是出错,次数多了之后我就特别生气,心里对这个人特别有意见(当然现在我俩经常一起探讨交流),不经意间我突然看到组织排练节目的导演,虽然她还有其它节目等着排练,本应更着急,却没有一丝埋怨,仍然春风扑面,我当时受到很大的触动,也检讨自已的心行。后来知道其修法时的精进,再看平时的情形,像鸟一样的感觉,自由、轻安。这个佛法“用”的就非常扎实、受用、妙用。
当然我们还会看到有的人也学佛学,道理也讲很好,但还是能从言语动默中,看出来被烦恼的束缚的影子,心不自由,这样的用就称不上“妙用”。
我选择了一个很多人误解为迷信的事来说,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用”了以后身心舒畅,轻灵通透,影响他人,有些人兜兜转转,不得要领呢,还会引起说迷信呢?对应到起名中,“用”是个大原则,大方向,“用”的好坏高下,是要通过字的“象、数、意、音”来实现的。
4
不一样的“用”
从以上三个视角来理解“用”,但并没有讲怎样找出这个“用”,怎么找“用”却是另外一门学问了,要深入理解,那要通过专门的讲座才可以。下一篇我们试着以一、两个故事的形式说明一下。
“用”的解读,也远不止上述这些视角,如这些“用”与《道德经》里面讲的那个“用”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因为本篇的背景是易学起名,故选择了上述几个角度。
文章未尽之处,或深入探讨,同好可在公众号里留言,后微信交流(公众号文章无法留言,因最初申请公众号时未开通文章的留言功能)。
5
妙用
题外话,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到,一个“用”就有很多层、很细微的逻辑,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会用“精微”、“洁静”、“科学”、“哲学”等词形容《易经》,绝非虚言。
而且,人的一生每时每刻也都离不开“用”,至于“用”的怎么样,会在本“体”上以千变万化的形成呈现出来。想要用的怎么样,完全在于智慧的通达,而这些道理与方法都含纳在易经的“用”之中了。
『文章来自帝神算命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