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我国1998年发行的基金叫什么名字

  • 作者: 帝神小编
  • 来源: 帝神算命网
  • 2022-05-22
1998年9月13日声名显赫的美国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长资)出现巨额亏损而面临倒闭的消息不胫而走。长资净资产从年初的48亿美元跌到5亿美元。

这家国际性大型对冲基金被誉为"梦幻组合",其管理人是八十年代债券套利之父,被誉为"宇宙大师","金融奇才"的梅里韦瑟,其合伙人包括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穆林斯;被誉为衍生工具之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和斯克尔斯。斯科尔斯与默顿以其"期权定价"理论被认为奠定了现代金融市场及其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的理论基础。炒手、学者和官员的绝妙组合,使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创造过"神话"般的业绩。1994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成立时便筹集到12.5亿美元,该基金的投资者最低投资额为一千万美元.在公司成立的前几年,基金管理人梅里韦瑟的套利投机几近狂疯.它依仗其合伙人的种种有利条件,采用所谓的火箭战术,在国际金融市场神出鬼没、四处出击,大搞买空卖空的投机交易,屡屡得手。其年均投资回报率高达40%,业绩令同行刮目相看,各银行对其融资贷款条件有求必应。97年底.长资利用"杠杆比率"向银行贷款借入了1000亿美元,一度买进卖出各种证券和股票市值高达1.25万亿美元,杠杆比率达百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创了最高纪录.从1994年3月成立到1997年底,"长资'已将投资者每一美元的投资变成了三美元。

进人1998年,长资依据复杂的定量模型,认为新兴市场利率将降低,而发达国家的利率走向相反,于是"长资"大量买入新兴市场债券,同时抛空美国国债.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98年8月份.俄罗斯宣布卢布贬值延迟三个月偿还外债,俄罗斯国债大幅贬值并完全丧失了流动性,这使长资在俄投资血本无归,损失25亿美元,相当于其净资产的52%,从银行贷款损失惨重,也受重创。"长资"陷人困境,濒临破产,美国政府大为震惊.为防止危机蔓延,美联储不得不出面干预.同16家该基金的大债主进行协商,最后达成筹集35亿美元资金收购长资90%股票的协议以平息事态。

若长资破产,将留给这些大银行800亿美元的坏帐,可能会使一些国际顶级大银行破产,从而引发更大的金融灾难,其后果不堪设想。

聚资产管理公司是第二个陷人困境的对冲基金.它的股本不足5亿美元,但是利用15倍的杠杆比率投资,获利远高于其他对冲基金.可是其资产值在98年8月却暴跌15-20% ,形成年内30%的大跌幅.

据华尔街的一家金融市场研究机构统计,98年8月美国约有100家对冲基金严重亏损,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亚洲和俄罗斯等地的投机炒作而受惨败.

98年美国多数对冲基金蒙受沉重打击,分析它们失利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投机,风险变现.一些对冲基金利用杠杆比率,进行大规模投机交易。其对象遍及世界各地,投机范围涉及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为了牟取暴利,往往嗜血如命,投机达到疯狂的地步.结果一旦失败,败局难收,杠杆比率的负效应立即将高风险变为现实的惨败.长期资产管理公司最为典型.

(2)市场走向预测错误.由于对冲基金过份依赖数学模型,一些小概率事件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防范,而正是这些小事件使许多对冲基金遭受失败

(3)贪得无厌,盲目扩大投机范围.象长期资产管理公司善做证券交易收益颇丰,而在股票方面缺乏经验,多次判断失误.比较典型的是在购买和抛售美国并购公司的股票时损失惨重.

(4)投机者同行竞争对手增多,竞争趋于激烈.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欧美投资发展迅速,在一些主要战场上机遇多,竞争更加激烈。对手之间都使尽手段,明争暗斗.这无形中加大了投机风险.

(5)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对冲基金的防范与反击,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对冲基金把东南亚国家当成了它们的"自动提款机",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维护本国家或地区利益,纷纷为对付对冲基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严加防范.例如,98年8月份台湾下令禁止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进人;9月份马来西亚开始实行外汇管理,以防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日本则通过修改证券交易法禁止投机者进行股票的卖空交易;而香港政府更是敢为天下先,在外汇市场和股市主动出击,与对冲基金针锋相对,使得对冲基金大败而归.

对冲基金的分类
以交易手段区分,主要可分为低风险对冲基金、高风险对冲基金和疯狂对冲基金。
①低风险对冲基金。主要是在美国和国外的股市投资,一般很少以高于本身资本两倍的借贷款进行投机交易。交易方式以长买短卖为主,也就是说购买可能会上升的股票,借用和出售可能会下跌的股票;待市场出现好转后,再买回这些股票;
②高风险对冲基金。经常以高于资本25倍的借贷款进行投机交易,而且既在全球股票市场上进行长买短卖,也在全球债券、货币和商品期货等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的投机交易,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由索罗斯经营的量子基金;
③疯狂对冲基金。以高于本身资本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借贷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炒作。这种对冲基金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该公司曾以40多亿美元的资产向银行贷款100多亿美元,其买进卖出的各种证券和股票市面价值一度高达1.25万亿美元,结果导致了1998年9月美国对冲基金事件的爆发。



  那是大型对冲基金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破产事件。

LTCM於1994年由所罗门兄弟债券部门主管John Meriwether成立,股东资金约十亿美元。LTCM当时的董事局员包括两位於1998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奖人Myron Scholes和Robert Carhart Merton。所由谓人材济济。
LTCM主要从事买卖日本,欧盟,美国等政府债券的对冲交易。
1998年由於俄罗斯政府停止支付政府债券的利息,引发环球性债券被抛售,引致LTCM的政府债券对冲投资触潮,最终的总亏损达46亿美元。

http://www.dishen.com文章,转载请联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