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古代姓张的名人,姓张的历史名人

  • 作者: 帝神小编
  • 来源: 帝神算命网
  • 2022-09-20

姓张的历史名人

张 飞:三国时蜀汉大将,

张 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 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南召县人。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 伤寒杂病论》,造 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 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作霖,

张道陵:(公元34~156年),张天师,字辅汉,又名张陵,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东汉建武十年农历1月15日生于吴地天目山。其为创汉功臣张良(字子房)之八世孙,史籍又称其名为张陵。 张道陵七岁时即能诵《道德经》,并能达其要旨。长成后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绘其形像为: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使人望之肃然起敬!

8张 让:(公元?~189年),颍川人(今河南禹县)。著名东汉宦官。

中国古代有多少姓张的名人?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

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

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

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张。

据《三国志·魏志》所载,三国时,曹魏名将张辽,改聂姓为张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鲜卑、匈奴、契丹等众多少数民族改姓张姓。

得姓始祖 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

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

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迁徙分布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张氏还有一支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的。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其后以祖父字为姓,从此晋国世代有张姓。

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后,张姓人口也随之分散於三个诸侯国。 这两种说法都为张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为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说明。

一是张姓历史久远,为中国最早产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当受重视。在原始氏族社会,狩猎为人们谋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与作用可想而知。

而且在当时,少的东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东半岛、苏北与江淮之间广大地区;相传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后裔。 二是张姓分布很广,晋国有此姓,随着三家分晋又遍及赵、韩、魏三国,即今华北、中原广大地区。

还有不少人被赐姓改姓张;如三国时诸葛亮就赐龙佑那为张姓;曹魏大将张辽,原生聂,后改姓张。非汉族人改姓张的也不少。

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张皇堡,便以张为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汉姓者,往往择汉人大姓改之,也为张姓扩充了人口。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

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

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

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

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

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

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

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

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

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

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

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

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

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

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

古代有哪些姓张的名人

医圣张仲景.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

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

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

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 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

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

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

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

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

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

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

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

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

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

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

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

十七年因国民***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古代姓张的名人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

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

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

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

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

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古代姓张的名人


☆本文来自帝神算命网,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