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最讲究风水的地方是哪里

  • 作者: 帝神小编
  • 来源: 帝神算命网
  • 2022-08-15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很多传统的思想,这其中最玄机最接地气的大概是风水之说了。那么什么是风水呢?风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关风水的内容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巫术。不过,这时的巫术多半是占卜作用。在龟甲上钻孔,然后放到火上烧,通过裂开的纹路来判断吉凶。最常用的是选城址,出征,嫁娶等等各种活人的事情。并没有涉及到死人的安葬。

而且直到周朝及以前,古人的安葬是墓而不坟。墓是平的,并没有土包。

但据说秦人的墓其实是葬在了周王室的墓上面,概因秦国的核心地盘原本就是周王室,是周王室玩坏了,甩给秦国的。

最早有记录的土包来源于孔子老师。孔子老师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南西北亡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那么,什么时候大家相信风水,认为只要祖宗葬得好,后人就得益呢?

风水的产生需要三个方面的东西。

一是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也就是有鬼存在。这导致了中国的祖宗崇拜。中国人是信祖宗的,相信祖宗是可以保佑后人的。

但是,很多地方的人也相信人死后有灵魂,为什么中国产生了风水,其它国家并没有呢?

这就是第二个条件:天人感应。

中国人相信人是天之产物,人与天是有感应的,人能够接受天的一切生气。中国的易经等讲的就是这些。


那么,有了这两样就有风水之说了吗?

并没有,还需要第三样:因果报应。

这个思想中国原本就有,比如孔子老师骂人喜欢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就是一种朴素的因果报应,也就是传说中的精神胜利法。但这个概念因为佛教的传入而深化。

人死之后有灵魂,而活着的人能够跟天地万物产生感应,又因为因果报应,所以如果选择一块好的风水之地,然后祖先就能够保佑后人。这就产生了风水。

是谓: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可见,风水的出现是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互惠性。

而跟中国易经等传统思想的碰撞,风水术将核心思想装进入了风、水、气三大概念。

风搅动气,水聚集气,而气就是生气,所有的风水术就是讲怎么获得生气的技术。

那么,风水术是怎么发展的呢?

现在的说法,认为春秋时期就有风水了,比如秦始皇破龙脉,楚王埋金镇南京等等。但其实,这些都是后人编的故事,真正的风水之说,我们前面讲了,是佛教传入后的汉朝。尤其是在晋朝。因为寻仙问道的盛行,也带动了风水的发展。产生了第一名风水大师:郭璞。

关于郭璞的故事很多,这里举一个例子。

有一年,有一个叫张澄的人想葬父亲,请郭璞寻龙点穴。郭璞找到两个地方,告诉他,葬在这个地方,你可以活一百岁,位极人臣,但子孙不旺。葬到另一个地方,只能活五十多岁,而且官职也不行,但后代显贵。张澄选择了后者。果然,他终其一生都只做到了光禄,就是皇帝的后厨主管。活到六十四就挂了,但他的子孙相当昌盛。

又据说温州城的城址就是郭璞定下来的。

郭璞是山西人,但因为北方战乱,他主要的活动区域都在南方。他当时到了浙江,准备选一个城址,结果发现江北的土轻。过了江,发现一个地方: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

一般来说,城是绕山而建,但郭璞把城定在山间。他说:“若城绕山处,当聚富贵,但不免兵戈水大,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因城于山,号斗城。”



www.dishen.com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全文